信息超融合构架特性
发布人:信息 丨 时间:2019-07-19
一、超融合构架的核心特征
1、基于X86服务器硬件的分布式存储
2、计算、存储、控制节点间均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
二、超融合构架和传统构架有哪些区别?
三、超融合构架与传统构架的可靠性对比?
超融合构架
1、数据冗余模式:分布式跨节点,至少2副本。
2、冗余度:最多可损坏副本数-1节点。
3、热备盘恢复:仅恢复损坏期间写入数据。
4、恢复速度:多节点读取,多节点写入,节点越多,速度越快,单节点提供约100 MBBPS。
5、管理单位:以卷为单位,选择创建至少2个副本。
6、超融合优势:故障恢复时间段、数据丢失风险少,自动化程度高,维护简单。
传统构架
1、数据冗余模式:传统单节点RAID形式。
2、冗余度:一个RAID控制器。
3、热备盘恢复:全盘恢复。
4、恢复速度:多硬盘读取,单硬盘写入,SAS硬盘约60MBPS。
5、管理单位:以RAID组为单位。
6、超融合优势:故障恢复时间段、数据丢失风险少,自动化程度高,维护简单。
四、超融合构架与传统构架的性能对比?
超融合构架
1、存储性能:根据服务器节点数,多节点、多硬盘并发,最多可带数百万IOPS。
2、计算资源:每个节点既是存储节点又是计算和控制节点。
3、数据路径:读取本地化、写入通过以太网。
4、SSD缓存:必须使用SSD作为缓存,性能很好,或全部SSD。
5、超融合优势:每个节点都作为控制、计算、存储节点,存储随机读写性能高。
传统构架
1、存储性能:多硬盘并发,一般在10万IOPS左右,高端价格异常昂贵。
2、计算资源:存储、计算节点需要分别购买及配置管理。
3、数据路径: 读取写入均通过存储交换机。
4、SSD缓存:SSD缓存可选,需购买授权,切不能充分发挥SSD性能。
5、超融合优势:每个节点都作为控制、计算、存储节点,存储随机读写性能高。
五、超融合构架与传统构架的扩展性能对比?
超融合构架
1、扩展模式:可在节点下增加硬盘,或直接 增加节点,扩展空间均添加至现有存储池。
2、容量和性能扩展:均可在线扩展,节点计算能力越强,存储性能越强。
3、数据负载均衡:支持。
4、超融合优势:扩展能力强,扩展简单快速,计算节点存储池复杂度不会因新的扩展而增加。
传统构架
1、扩展模式:增加RAID扩展柜,形成新的存储池。
2、容量和性能扩展:在线扩展,同一型号存储性能几乎一致。
3、数据负载均衡:不支持。
4、超融合优势:扩展能力强,扩展简单快速,计算节点存储池复杂度不会因新的扩展而增加。
六、超融合构架与传统构架的运维复杂度对比?
超融合构架
1、存储网络配置:基于以太网、可与现有网络共享,推荐单独使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。
2、规划存储池和划分RAID:无需,均在同一个存储池下,以副本的形势冗余数据。
3、RAID初始化:无需。
4、管理节点:与计算和存储节点共用,多个管理节点冗余。
5、硬件:标准X86服务器硬件。
6、部署时间:根据节点数1-3天。
7、扩容:无限扩容,简单快速,自动负载均衡。
传统构架
1、存储网络配置:光纤存储交换机,需要配上以置Zone等操作。
2、规划存储池和划分RAID:需以数据量和读写性能规划存储池和RAID组。
3、RAID初始化:在线初始化至少需要一天且初始化时影响存储性能。
4、管理节点:每个存储池一个或多个管理节点。
5、硬件:大部分专用硬件。
6、部署时间:至少一周。
7、扩容:复杂。
七、企业采用超融合构架与传统构架的成本对比?
超融合构架
1、计算服务器:E5-2640V4*8、256GB内存*4、240GB SSD *8。
2、存储控制器:EMC UNITY500双控。
3、存储硬盘:480GSSD*4缓存、600GSAS*48。
4、存储交换机:8口SAN光纤交换机*2。
5、网络交换机:24口10GB以太网交换机*2。
6、成本:约50万
7、计算能力:80核心-(2*4)核心(存储及管理使用)=72核心1024GB-(24*4)GB=928GB内存。
8、4K随机读写性能读写比7:3:100K IOPS。
9、可用容量:16TB(3副本)。
10、机架空间:4U
11、满载耗电:1920W
传统构架
1、存储控制器:DELL服务器*4、E5-2640V4*8、256GB内存*4、480GB SSD **8、2TB SATA HHD #16。
2、网络交换机:24口10GB以太网交换机*2。
3、成本:约25万。
4、计算能力: 80核心1024GB内存
5、4K随机读写性能读写比7:3:20K IOPS。
6、可用容量: 13.8TB (RAID5,双机镜像)。
7、机架空间:12U
8、满载耗电:3200W